【天津教育报】情 满 外 校
校园动态 · 2014年9月29日· 宣传部
十年酝酿,五年筹划,一年征稿,半年统稿,三个月定稿,这本饱含了世纪风霜、人生沧桑和校友心血的《外校家书》终于排版印刷了。这本《外校家书》由外校首任校长范桐行老人作序,现任校长刁雅俊女士题跋,前任校长张奎文先生题写书名,1971级校友高天明先生担纲总编,是国内外各届校友和师生代表投稿撰文而成就的集体智慧结晶。这些饱含深情的文字,有的感人肺腑,有的催人泪下,有的发人深省,有的耐人回味,有的令人喷饭,有的让人伤感,有的慷慨激昂,有的润物无声,有的陶冶情操,有的寓教于乐……字里行间洋溢着学子们对母校的一片深情。
情 满 外 校
——写在天津外国语学校五十周年庆典暨《外校家书》面世之际
本报记者 左玉 通讯员 车爽 李忠萍
50年春华秋实,50年风雨兼程。为庆祝天津外国语学校50华诞,由校友创作的30余万字的《外校家书》面世了。这本文集由十几位老校友发起,他们义务编辑、校对,编辑出版工作得到了历届校领导和校友师生的大力支持和慷慨赞助。国内外校友和各届师生积极撰稿,他们用生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在外校生活的点点滴滴。
作为校庆的献礼工程,全书分为“此夜曲中闻折柳——我的母校情怀”“别来几向梦中看——我的老师和同学”“读书不觉已春深——我们的学习生活”“少年把酒逢春色——多彩的年少时代”“昨夜星辰昨夜风——我在母校历史中”“向阳花木易为春——母校给我的人生”“一杯朋旧共高歌——我们的集体回忆”七编,图文并茂,回顾了外校50年风雨育人路,凝聚了深厚的教育情、师生情、同窗情。
母校情
培育之恩,终生难忘
什么是母校?母校就是那个不管你走多远,她都在你记忆最深处的那个地方。
今年春天,刚刚落户外校的染井吉野樱首次在外校樱花园绽放。21棵樱花树竞相开放,笑对春风,绽苞吐蕊,微醉自然,为校园增添了别样的美。
这21棵樱花树,是日语731班师生为母校50寿辰敬献的贺礼。1973级校友郭连友在《献给母校的爱》一文中详细讲述了“731班种樱记”——学日语人的樱花情结,促成了每人给母校捐赠一棵樱花树苗的构思。赴母校勘察、选址、设计樱花园、咨询著名樱花培育专家、对土壤进行渗水试验及大规模的更换和改良,历时两个月,21棵樱花树苗顺利在外校安家。这片珍贵的樱花园不仅为校园环境增添了一片绿,更承载了校友对母校的感恩之情。
50年来,外校培育出数以万计的优秀学子。如今,这些学子遍布五湖四海、世界各地。有些赫赫有名,早已是业界翘楚;有些勤勤恳恳,收获四方美名。如今母校迎来50寿辰,学子们在期待着与母校再一次约会的同时,纷纷解囊助学,感恩母校启蒙,支持母校发展。校友们的拳拳之心、报校之情令人感动。
1964级校友习军从不同角度撰写了20余篇稿件,抒发了对母校的崇高敬意:这辈子,就因为进了“外语学校”,在好多事情上就与众不同了。小时候,那么大点儿,人家不会外语,咱会!人家学校里的体育器械是什么质量,我们的是什么质量?谁见过录音机?我们何止见过,我们用!
胳膊上戴的红袖章,印着“外语学校”,它就惹人注意。那眼光里有好奇、有羡慕。夏天穿了件印字背心,背心上写着“外语学校”,它引来的也是那种充满了好奇和羡慕的眼光。
上世纪七十年代,滨江道外文书店楼上有个“内部图书部”。有个昏暗的楼梯通到上面去。那些大人掏出证件,给楼梯口的售货员看一眼,就能上去了。我们,外校学生,掏出学生证给人家晃一晃,也能上去!
在外校工作36年的教师韩伯武在《外语学校情结》中感言:那座曾经是灰颜色的教学楼,古朴,庄严,有着厚重的历史感。
我一直在琢磨:是什么使这些学生对外语学校念念不忘,对外语学校的老师念念不忘?是因为我们一起在工农联盟农场挥过汗?是因为我们一起在大港油田采过油?是因为我们一起在动力机厂车过零件?是因为我们一起在609厂做过电缆?是因为我们拉练途中夜宿农家,煤气中毒,一起受过苦难?是因为我们一起从早自习学到晚自习?……是的,是它们的总和,是这一切所凝聚成的外语学校情结。当我们聚在一起畅谈往事时,大家忘不了的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外语学校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他们在外语学校遇到了一批年轻、生气勃勃的启蒙老师,这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和事业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
外校学子有着深厚的母校情节,他们珍爱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桌一椅。1999级校友李超这样感恩母校:感谢你赐予我这样的“小外基因”,让我有勇气、有能力睁大双眼去看看这个美丽而宽广的世界,在不断的旅行与探索之中提升自己的修养,寻找自己的定位。
悠悠寸草心,感恩母校情。
教育情
蜡炬传心,师表树人
一篇篇情真意切的回忆文章,一幅幅褪色泛黄的老照片,激活了人们的记忆与思考,将大家的思绪带回到了过去50年办学历程的回望:忘不了50年奋进的步履,岁月的沧桑;忘不了创业的艰辛和打拼的时光。走过50年辛勤耕耘,播种着绿色的希望;走过50年桃李芬芳,绽放教育的希望。
回首与外国语学校的缘,半个世纪的情景历历在目。校友们用回忆的眼凝视这些已逝岁月的年轮,透过他们的笔端,我们能看到学校或模糊或清晰,或晦暗或灿烂,或曲折或圆满的发展轨迹——
1964级校友鲁长胜在诗作《怀念外校》中历数外校校址的变迁:贵州路的霞光/男一中的操场/徽州道的柳阴/新开桥的课堂/还有体院、音院令人难忘的练功房……/天津外校创建、成长、生根开花的地方/有我们多少甜蜜的回忆,幸福的畅想。
1964级校友梁晓蓉在《寻找50年前的记忆》中娓娓道来校友们的寻亲活动:同学们欢聚一堂时,首先热议的是辛勤培育和关爱我们的老师。我们念念不忘的是:范桐行校长、朱泗玉校长和窦振文教务主任,对淘气包很有威慑力的小学部王仪贞主任和梁云凤主任,慈祥如同妈妈的孙淑扬老师,英语课的孙学诗老师、王贵茹老师、高连茹老师、吴江老师,还有郭老师、语文课的刘国武老师、数学课的韩松老师、音乐课的毛文仁老师、图画课的纪振民老师、体育课的刘维顺老师,大队辅导员田老师和王更鲁老师,还有照料我们生活的顾玉环老师、毛秀芝老师、穆老师、小秦老师……亲爱的老师们,我们真的、真的很想你们。
2007级校友杨叶心语今年被美国华盛顿与李大学录取,她感谢母校的开放教育,让她在美国的课堂上大放光彩:政治课上美国老师提问欧洲共同体包括哪些国家?我不禁将12个成员国的名字脱口而出——法国、德国、丹麦、西班牙、英国……身边的美国同学惊讶而钦佩地看着我。我想起在“小外”时的“背课文”传统……
外校,感谢您为一届届学子提供改变命运的机会和平台,成就了莘莘学子的光荣与梦想。
师生情
春风化雨,师道永扬
这是一方热土,点燃青春的年华,这也是一方乐土,放飞美好的梦想。老师们一生奉献教育事业,以他们的无限关爱和循循善诱,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而今虽然鹤发苍颜,步伐蹒跚,当年却是风华正茂,光彩照人,是学生们心中最美的人。
学生们用心灵之笔,饱蘸着深深的情思,谱写了一曲曲对学校对老师赞美的弦歌,歌唱他们的学校,歌唱他们的老师,歌唱他们最美好的回忆,歌唱他们最衷心的感激之情……
1964级校友李黎用细腻真情的笔触描写“心中的妈”、班主任孙淑扬课堂上的风采:孙老师,小学一级教师,当时河西区教育局的教育专家。小小的个子,说话声音很轻。从不发脾气,但却不怒而威。年级里最调皮的“八大金刚”都在孙老师的班上。其中一个上课时耐不住班上的寂静,用学生尺把桌子拍得山响。先是“啪”的一声,然后用眼角瞟一瞟孙老师。见没人理,“啪”又一声,孙老师照样讲她的课。再“啪”,附带哇哇大叫,孙老师仍然置若罔闻。看看着实没劲,“金刚”自己就蔫了。
孙老师的教学水平非常之高。记得有一天,全班来到幼师的一间像是礼堂一样的地方,四周是一排比一排高的座位,黑压压地坐了300多名全市各小学的语文老师,中间的“谷底”里摆着40张课桌椅和一块大黑板。那天,我才懂得了什么叫做“观摩课”。记得孙老师讲的课文是《白头翁的故事》。不记得事前曾经有过彩排,只是提前要求过我们积极举手,嘱咐我们回答问题不要慌张而已。
1964级校友马忠领回忆生龙活虎的校园生活:1966年3月,河北省邢台发生大地震。震情持续了一个来月,除了上课,学校不让我们留在教室,把学生都“轰”到操场。
这可乐坏了大家,篮球、排球、跳绳、铅球什么的,快要玩疯了。尤其是篮球,我们在体育老师刘维顺和英语老师刘士聪的指导下,水平日渐提高。以至“上山下乡”以后打比赛,村里的主力全是我们知青,一路厮杀,斩关夺隘,公社、县里、地区,都是好名次,编进了《村志》而“名垂青史”。有两个主力因为球好,征兵特招,进了部队专业篮球队。
1971级校友武慧敏一直牢记恩师的关怀:我的日语老师是郭沫若的女儿郭淑瑀。郭老师对我们每个学生都特别好。从农场回来的时候是徒步走的,我从没走过那么远的路啊,两只脚上都磨起了水泡。郭老师好像懂得一点医术,她让同学给我打来一盆热水,然后,就像妈妈一样蹲下来给我洗脚。她拔下自己的一根头发穿到缝衣针里,又用酒精消了毒,就扎进水泡里,两边露着头发,水泡里的水就慢慢流出来了。现在想起来还是特别感动,觉得郭老师真的像妈妈一样。
母校,这个称呼就是一份香浓浓的情、沉甸甸的爱,让学子们魂牵梦绕。
同窗情
宁静致远,心路无边
一个个或生疏或真切的名字,一张张或严肃或从容的面庞,串联起来为我们真实地记录了50年间外校人的生活点滴。一幅幅老照片就是一页页历史故事和一段段难忘的岁月,将人们带回到那段淳朴的岁月:这群活泼、纯情、动人的姑娘,是我们吗?这些运动场上的健儿,英俊、帅气的小伙子,是我们吗?看看那时的我们,一个个能文能武,多才多艺,精力充沛,胸怀大志,充满着对生活的憧憬……
1971级校友陈彦芬为大家讲述了同学间纯洁的友谊:英语713班班长孙月萍,在美国纽约著名国际律师事务所工作期间,对英语711班的赵秀芬同学给予无私帮助和关心,尤其是在赵秀芬身患绝症后,孙月萍毫不犹豫地把她接到家里住了几个月,每天带她去医院做化疗,还亲手给赵秀芬做上可口的家乡饭菜。接到赵秀芬去世的电话,孙月萍一刻都不敢耽误地赶到了医院,为赵秀芬换上了她生前喜欢的一套衣服并给她化了妆。孙月萍的善举令人钦佩。正如孙月萍自己说的那样:“我非常感谢天津外校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我在天津外校不仅学到了标准的英文,打好了牢固的英文基础,更重要的是我在天津外校的老师们的教导下,还在懵懂的少年时代就懂得了如何做人的道理,这个道理为我之后的人生道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9级校友李晓圆诙谐地称呼自己的班级是“日不落的九九一班”:15年后的我们,正是最风华正茂的时节,我们在世界的各个时区,践行着当年入校时的誓言:今天我以“小外”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无论是流连在南太平洋的珍珠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原始净土上迎接扑面而来的海风,还是穿梭于北美国际化的大都市感受多元文化的融合;无论是沐浴在澳洲纯美的阳光下气定神闲地给外国孩子讲中文的奥秘,还是驻足于欧洲街头散落的遮阳伞下悠闲地喝咖啡,我们,都是当之无愧的“日不落”一班的成员,只有这三个字才配得起我们所有老一班同学在阳光下挥洒的青春与汗水。
离合总关情,相逢总是有缘。外国语学校这个集体,给了学生们无限的温暖。大家思想上互相开导,生活上互相帮助,学习上取长补短。特殊的年代孕育着人们特殊的情,孕育着人与人之间最平凡、最淳朴、最善良、最无私的亲密之情,这难忘的情温暖着大家的心。
青蓝相接,弦歌不绝。抚今追昔,心潮澎湃。这本《外校家书》不但记载着外校人艰辛的沧桑史,同时也记载着外校人自豪的发展史。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永远纪念,永久珍藏。
万水千山,隔不断母校的思念;光阴荏苒,冲不淡同窗的情谊。浓浓的爱、满满的情让2014这个秋季温情涌动,回家的感觉真好!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外校家书》的字字珠玑,串联出外校五十年来耀眼的光链。篇篇文章都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怀念,对师长的深情留恋及对同窗学友的挚情依恋。
出版于五十年校庆即将莅临之际的《外校家书》,除了讴歌、颂扬外校五十年辉煌历史,还应传承外校的优良传统,更应把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中国梦”纳入家书的内容,宣传教育我们一代代的未来建设伟大祖国的中流砥柱和涉外战线的佼佼者。
——首任校长 范桐行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对于每一个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子而言,天津外校绝不仅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地方,更是他们心灵的故乡。他们在这里度过了自己最难忘的青葱岁月,那些岁月见证着他们的成长,也见证着天津外校的历史。母校的历史在他们那里,不是一串串记载着时序轮回的数字,而是仍在呼吸的、鲜活的个体记忆与生命感悟。
在他们的笔下,那如父如兄的师长、那亲如手足的同学、每一堂课、每一次晨读、桌子上残存的笔痕、操场边回荡的笑声,甚至是曾经“艰苦卓绝”的午餐、尘土飞扬的施工现场……都成了最美好的、独一无二的珍宝。
——现任校长 刁雅俊
在津门大地秀丽的新开河畔,矗立着一座极具欧式风格的美丽校园,那就是有着50年历史的天津外国语学校。时间镌刻下她的历史变迁,也给她留下了珍贵的记忆和文化魅力。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1964年—1970年)
上世纪60年代初,随着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对外交流逐步展开,国家急需大批精通外语的专门人才。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天津外国语学校应运而生。
从1964年暑假起,天津外国语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共招收小学应届毕业生和小学三年级学生各120人,当时设英语一个语种。
“文革”把刚刚起步的天津外国语学校冲得七零八落。大部分教师、干部被迫到工厂、农村参加劳动。学生停课,1968年在校的初一、初二学生开始参军、“上山下乡”;小学三年级和小学四年级在校学生,退回原小学。
1969年,刚刚组建五年的天津外国语学校被宣布解散。
风雨如晦 坚心守志 (1970年—1978年)
1970年5月,教育部和天津市革命委员会文教组决定重建天津外国语学校。至1974年8月,职工在册人数达到220人,教师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生。
重建初期,学校有英、俄两个语种,1971年增加日语,1972年扩大到英、日、俄、德、法、西六个语种。同时进行了中专、师范、中学、教师培训、干训班、留学生汉语培训班等办学模式的探索,在此期间,毕业生总计1900余名,被教育部赞誉为“外国语学校毕业生遍布国家许多重要岗位,为国家作出了贡献”。
厚积薄发 高飞远举 (1978年—1994年)
1978年7月,根据教育部“关于下发《发展和办好外国语学校的初步意见》”精神,天津外国语学校划归天津外国语学院领导,更名为“天津外国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 学校的办学性质由“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外语人才”调整为“为高等院校培养外语水平较高、一般文化知识较好的学生”。
从1982年到1994年,培养中学毕业生11届,毕业生总数837人,其中728人升入大学。从1974年到1986年,先后招收了师范班9届,为本市培养了中小学外语教师千余名。从1984年开始,各高校从外校招收保送生,截至1994年保送生共计89人。
乘时乘势 茁壮成长 (1995年—2001年)
1995年,学校创办了民办公助性质的语言学校,2001年开始面向外省招生,向天津市周边区域辐射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影响力。截至2001年,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61人,具有高级职称44人。
学校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与英语国家开始进行对外交流,1999年,创建国际部,学校每年组织师生同来自美、英、日等国的姊妹校进行互访交流。
励精图治 跨越发展 (2001年—2014年)
2001年,在国家“科教兴国”方针指引下,天津市在全国率先进行教育布局调整,外校被列入首批示范校建设行列。至2009年,示范校建设全面竣工,学校环境、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和提升。2012年,首届美国高中AP课程班开学,外校成为本市第一所引进美国AP课程的中学。2013年,开设韩国留学生班,实现了学校教育国际化的创新。至此,出国、保送、高考成为学生升学的多元选择。
继往开来 开放教育 (2014年——)
“开放式”教育自2011年被列入天津市首批特色高中校建设,学校确立了“融中西文化,育国际英才”的办学理念,“开放,多元,自强,志远”的校训,“博雅宽容,和谐共生”的校风,“厚德博学,深思明辨”的教风以及“乐学善思,勤奋卓越”的学风。
今后,学校将继续探索“开放式”教育之路,从主要为国家培养外语外交人才转型为培养既有明显外语特长又注重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国际型创新人才。(晓宣)